top of page

全城轉化起動日(Movement Day Hong Kong) – 希望的展示

已更新:5月5日

陳敏斯教授

柏祺城巿轉化中心總監


在港首次舉行的「全城轉化起動日」已於三月底舉行。在這二十四小時內,有500多位來自不同教會、機構及領域的領袖出席。我們期盼在上帝的恩典下,每位參加者,都可以找到自己積極影響香港的獨特位置。


「全城轉化起動日」是什麼?


正如馬克、比亞博士在前文介紹,它絶不只是一個聚會,它是基督教領袖,共同透過福音,來轉化城市的一個全球運動。首個「全城轉化起動日」,2010年在紐約市舉行,旨在凝聚基督教群體力量,同心携手,回應迫切議題,以福音轉化城市。2017年,全球各地有12個城市,舉行了「全城轉化起動日」。2018年,香港和更多的城市,陸續加入了這個行列,在各城市舉辦各具特色的「全城轉化起動日」。


主題演講為我們在主內的共同學習和互相啟發,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機會。專題分組會議(Tracks),則幫助我們將感動化為行動,讓參與者一起回答:「我們可如何共同努力,在這個重要的議題上作出具體的影響?」。70多位講者和從業員,在全體會議和11個不同的議題上,分享激勵的訊息、最佳實踐和案例研究,再加上紮實的研究和神學反省,促進了相互的討論和合作。這絶對是一個集體創作。非常感謝我們的顧問、統籌委員會、各位講員、專題分組會議的主持及夥伴組織、贊助機構和所有以各種不同形式提供協助的支持者。



察驗上帝在香港中的作為


真正轉化城市的工作,絕不止於一兩個大型聚會。柏祺博士常言:「當你不認識和愛你的城市,就別談服侍或把它轉化。」起動日旨在提供各位有心人一個機會,去察驗上帝在香港中的作為。主題演講涉及年青人、職場、社會創新及公義等範疇,講員都提到他們在過去多年來這些方面的切實工作,譬如社會創新/企業。紀治興博士透過不同數據、故事和案例,帶出香港在這方面過去十年的發展,這些工作,不單止限於信徒群體,所產生的效應,還遠遠觸及各階層,上達政府高官和政策上的改變、下達弱勢社群,影響深遠。有時,我們感到無助、無望,因為我們看不到上帝的作為,但祂從來沒有停止工作。求主賜我們屬靈的眼光和洞見,察驗祂在我城中的作為,並回應祂對我們的邀請,幫助受助者成為別人的祝福。


探索如何參與


看見上帝作為後的下一步,當然就是探索如何參與。一個卓越的領袖,絕不只是英明神武、日理萬機,更重要是他能夠啟發更多人起來行動。起動日的講員,都是這樣的領袖,他們不但身體力行,無論是主題演講或專題分組會議,分享和討論,都極具啟發性,絕不只是上傳下達,而是將自己所有的放下、敞開,邀懇的與參加者討論、尋求協作機會。專題分組會議,就是特別為鼓勵討論和協作而設計的,每個分組有兩個環節(每個一小時),第一環節是節奏明快的 TED 風格演講、提供研究結果、對問題的洞見、並分享一些最佳實踐的模範和個案,盼能促發教會、城市中各群體和組織的領袖之間的合作和學習。第二環節是對專題作更深入或不同層次的討論,較着重互動、交流、溝通和建立關係。有些專題會議的主持,已定下跟進的日期,提供與會者繼續參與的機會,一起將感動化為行動。


在又大又難的議題上取得進展


專題會議所涉及的議題,都是又大又難,非常棘手的。正因為如此,沒有一個人、教會或機構,可以獨自解決。我們必須凝聚力量,集思廣益,鎖定要對付的具體問題,一起行動,從多方面着手解決,朝着上帝給我們的方向進發,深耕細作,義無反顧(A long obedience in the same direction)。可持續的改變。多是漸進和緩慢的,絕不能一蹴而就,並在整個過程中,更需要不斷調教和更新。


今年一月初,時代雜誌委任了微軟的蓋茨為該期的主編,這是他們94年歷史裏的首次。蓋茨是世界首富,更掌舵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為什麼要在百忙中替時代雜誌作編輯呢?他認為傳媒報道的,大多都是壞消息、災難,這散佈着非常負面和悲觀的情緒,因為破壞多是很快速、很大規模、戲劇性、甚至煽情的。但好的改變,需要眾多的時間和極大的努力,且大都是漸進和緩慢的。細看這十多二十年,這個世界實在有很多地方,都有很大的進步,譬如初生嬰兒的死亡率減半,很多傳染病都得到控制等。蓋茨樂意成為為該期時代雜誌的主編,我相信在某程度上,他的看法也跟起動日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定意要在這期的時代周刊,述說這些好人好事,解釋他為何對這個世界,仍然樂觀,並展現那些做得出色、成效卓越的行動者,讓更多人可以學習,參與和同行,使更多的人,對我們的世界改觀,並從自己的位置上開始,積極投入,參與改進。


藉城市研究增加事工的果效


紮實的研究,是所有持續改變的基礎。我們不單要做對的事,也要將事情做對。基督徒給人的印象,很多時都是熱心有餘,但執行力不足,喜歡聚會,但切實行動時,卻缺乏策略和持久力。如果我們要在一些艱巨的議題上有進展,就必須對該問題有清楚的瞭解,並具創意地運用已有的資源。很多時候,那些我們要服侍的群體,其實已擁有不少的資源,有待發掘。


我們特別委託了正在伯特利神學院修讀城市事工的博士生,跟進每一個專題分組會議,就具體問題的闡釋,包括五年到十年後,我們希望見到的景像是怎樣?在未來的十二個月,又應該有什麼相應的行動?有那些方面需要作更深入的研究和神學反省?作評估報告。他們的報告,會陸續在「時代論壇」城市轉化系列中刊登。我們希望這些文章,能令更多人關注和回這些特定議題。最後,我們亦計劃將這些文章結集成書,為下一屆的起動日作準備,為整個運動的延續修建道路。



(原文已於2018年4月3日在《時代論壇》網上版刊出)

1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