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今日基督徒領袖面對的問題 - 2014年全球領袖高峰會的啟發

已更新:5月5日

呂慶雄博士


領導問題到底是個甚麼問題?是領袖個人素質問題?領導文化問題?還是沒有領袖?今日香港這個城市,不論政商界、 教會與文化界,領袖所面對的壓力是空前的。領袖不易為, 古今皆然。作為基督徒,做領袖還要背負著作見證的使命, 基督徒領袖的跌倒,較其他沒有基督教標籤的領袖,更有新聞價值。


綜合今年的「全球領袖高峰會」(The Global Leadership Submit, 峰會)的視像演講、互動討論、本地論壇及與參加者的個別討論,有三個領導議題,是值得關注的。

領袖不足的現象

接近600位與會者,在其中一個互動環節中,分享了今日教會領袖的問題。在眾多的意見中,最突出的,是指出領袖不足的現象。這「不足」包括了人數、質素和訓練。領袖的數量不足,見於不少教會及機構出現傳承問題,新一輪退休潮將 至,但接班缺人。這現象不單在最高領袖的層面出現,不少教會,也沒有足夠的執事、堂委,各級別的事奉崗位,也出現同樣問題。


至於領袖質素及訓練不足,兩者是緊密相關的。今日,有不少冠上「領袖訓練」之名的課程,更有不少領袖訓練的機構, 而教會內也不乏領袖訓練的機會,那麼,為何與會者仍認為訓練不足,是一重要領導議題?是訓練量不足?訓練內容未能對應實際需要?還是該接受訓練的沒空參與,接受了訓練 的,卻英雄無用武之地?這都是值得繼續深入探究的。


教會文化的問題


第二個值得關注的議題,是教會文化問題。畢竟,領袖的職責是帶領跟隨者完成使命。今日教會面對的社會,處境複雜而多變,對教牧同工,要求從來不少,今日更高。與會者所關心的,是教會整體氣氛的內聚及保守,令新加入教會的人,難以融入教會原有群體,這實反映了為何教會人數不甚增長。


按盧龍光牧師在「本地論壇」分享指出,在香港承認自己是基督徒的人數,接近人口的18%,但我們看到「教會更新運動」過 去所調查參與崇拜人數,卻遠低於此比例,只有4-5%。這現象是否也反映了教會文化內聚到一個地步,連信徒自己也不投入教會?

內聚不一定是問題,問題出在信仰與生活不相關 (irrelevance)。這不相關,就是信仰未能助我回應生活、社會議題。有些情況,甚至是講台上宣講的是一套價值觀,具體 生活實踐的,又是另一套價值觀。有與會者反思,說今日職場信徒,有機會進修神學課程,但職場的經驗,卻不是上課可以學到的,因此,教牧實在難以幫助職場信徒,把信仰與工作有效的連繫。


會眾期望教會領袖,能有效地面對這種安於理念與實際脫節 的文化,這是領導力的議題。與另一個議題相關,就是基督 徒領袖,包括教會內與外的,是否有足夠領導力,改變這教會文化現象。


領導力及團隊建立的問題


領導力的內容,涉及領袖對異象的擁抱、溝通與落實。有指 教會只有口號而沒有異象,原因在於每年教會只列出口號式 的主題,而沒有具體內容。有些情況,有內容期望,但卻沒有計劃落實,結果也只是空喊口號。


另一個相關的討論是團隊建立。現今世代,是個沒有英雄的年代,信徒期望領袖有親和力,能激勵跟隨者,成為使命實踐者,其中所需要的,就是建立領導團隊。不少與會者,都是教會中堅份子,教牧長執或在機構層面服侍的也不少,他 們的共同語言是忙,以及建立團隊的困難。他們都明白,一個人的能力有限,礙於種種原因,他們仍是孤軍作戰,他們都明白團隊是出路。此刻的問題卻是,團隊從何來?


高峰會如何回應這些領導問題?


峰會沒有直接回應以上議題,而是啟發本地領袖,去面對及思考這些議題。每年的峰會,不同的講員都會帶來不同領域的啟發和技巧的教導。海波斯(Bill Hybles)牧師一如既往帶出激勵人心的信息,今年,他特別用約書亞記1:9作主題:

「我豈沒有吩咐你嗎?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 惶,因為你無論往哪裏去,耶和華你的上帝必與你同在。」

上文提及的議題,只是領導力問題的一小部份。作為領袖, 很多時候盡人之力,也無法改變現況。作為基督徒,當我們履行神給我們的使命時,問題總是有的,所需的,就是倚靠神踏出關鍵一步的勇氣。海波斯挑戰與會者,要剛強壯膽, 勇敢地面對現實、踏出改革的步伐!


沒有一間教會或機構是完美的,在發展過程必遇到困難。今屆不同的講員,都提及面對反對者及挫敗的問題,就如電視影集《聖經》的製作人伯內特(Mark Burnett)所提,面對接連被拒絶的經驗,要問問為何仍要堅持。若手上的工作是來自神的心意,最終也必能達到出乎意料之外的效果。至於團隊建立問題,跟伯內特的意見接近的紀治興,在本地論壇提到揀選團隊,要選一些跟自己不一樣的人,否則你只是選擇了 「次貨」,而不是最好的人才。

總的而言,留心峰會不同講員的講解,能幫助那些被領導問題困擾的人,重新仰視呼召我們的神,聆聽成功與失敗的經 驗,從而學習建立自己的領導方法與策略。不少領袖都活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中,峰會提供一個平台,給我們反省、反思,為自己及機構重定今日的角色與使命。


由於本文的重點並非報導峰會的聚會內容,筆者只是從各環節綜合整理部份議題,來引發討論。盼望以上所論,能引發更多思考及行動,在發現問題之餘,也能逐步解決問題。也許這是主辦峰會的重要目的- 凝聚及激發基督教領袖,正視及改善領導素質,從而讓教會真正成為世界的希望。


0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