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靈與火的相遇:一個在消防職場上的靈性研究

林建軍博士

本轉化型領導學博士畢業生


小心信仰與生活之間的空隙


2004年在芭堤雅舉行的世界宣教論壇中,以「小心空隙」為主題,道出信徒在星期日的堂會生活與星期一的職場生活之間的距離1。 信徒要在生活中,尤其在職場上,把信仰實踐出來是很大的挑戰。面對這個挑戰,有學者開始就不同行業,相繼開展一些工作神學的研究。可惜,當中卻甚少有針對政府或公營機構的相關研究,更不要說是有關紀律部隊的了。


是次研究的目的是透過客觀的量化分析,以在香港消防處工作的信徒為研究對象,探索基督教信仰在職場中的整合情況。這不單是一篇對職場靈性的研究,更是本人作為全職消防人員,嘗試以第一身的經歷將研究發現應用在職場上。過程中,發現這並不容易,尤其是當個人的召命不是離開現職,而是繼續留在職場作見證,那就更加困難了。


靈性在消防工作中的挑戰


從文獻研究中發現,消防工作本身的危險性和面對死亡的恐懼,是導致消防人員感到工作壓力極大的最主要原因。由於死亡威脅不能單從提升救援技術和心理質素就可以解決,信徒的靈性也就成為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可惜,至今仍未有關於消防人員在職場靈性方面的研究。


香港消防處的行政管治帶有西方文明色彩,但同時又充滿華人的傳統文化和習俗。在宗教信仰上,這是一個以非基督教為主流文化的職場。下面將以拜喉架的習俗為例來說明。喉架原是消防局內一座用作滅火訓練的操練塔,在火災或日常訓練之後,會把滅火喉掛在喉架上作風乾之用,因此拜喉架便與滅火救援連上關係,目的是為了減少火警和意外的發生,以及祈求平安和成功撲滅火警。故此拜喉架的儀式除了帶有一些對神明的忌諱外,也給基督徒同事帶來無形的壓力。因為,工作時一旦發生意外,其他同事們便會歸咎不參與拜喉架的基督徒。在以男性為主導、尊重權威、著重紀律、擁有俠義和英勇的精神文化中,加上要在充滿危險的工作空間與同伴一起工作,更會培養出很強的團隊精神2。在受到紀律約束和注重團隊精神影響的前提下,作為小眾信仰的基督宗教 (信徒約佔2.5%),要在這職場上實踐信仰,便更富挑戰性和困難。


量性研究


是次研究以有系統的量性研究進行整體分析,問卷調查採用雪球抽樣的方法,邀請了262位信徒填寫問卷,回收問卷141份,回收率為53.82%。問卷內容包括一個針對信仰在香港消防工作而設計的量表,簡稱「消防量表」,以評估信仰在香港消防職場上的表達情況,同時也分別選用了「工作中的信仰量表」(簡稱「工作量表」)3 以評估信仰在一般工作中的表達情況,和「信仰成熟度量表」(簡短版)(簡稱「成熟度量表」)4 以評估信徒的靈性情況,並按照以下的研究架構及假設作出研究和分析,並藉此測試不同變數之間的相關性。



假設一:不同的人口統計學變項對信仰在消防職場上的整合度上有顯著差異。

假設二:不同的堂會活動對信仰在消防職場上的整合度上有顯著差異。

假設三:不同的消防團契活動對信仰在消防職場上的整合度上有顯著差異。

假設四:在消防職場上不同的人口統計學變項與不同的宗教因素之間有顯著相關。

假設五:消防量表分別與工作量表和成熟度量表之間有顯著相關。


在職場上的靈性培育


研究結果顯示,不論參與或出席任何堂會或職場上的信仰活動,均與信仰在消防職場上的整合度未發現有直接的關係,但擔任事奉崗位卻對信仰在職場上的整合度有明顯的幫助。研究也發現信仰有助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和舒緩工作壓力,而受訪者對「工作有恆久價值和意義」的認同感最低,這可能受到教會傳統上聖俗二分的影響,認為工作是屬世俗和只有短暫的價值等。


此外,研究也嘗試針對分析結果而提出了一些建議,期望更有效推行信徒在職場上的靈性培育,例如在教會觀上的範式轉移,打破堂會傳統的單向牧養模式,從而建構一個讓每位信徒也可以成為事奉者的職場教會模式;重新建立一套適用於在消防職場上綜合關懷、分享和佈道的方法,從上帝的主權、護理和平安的方向著手,讓人明白上帝乃為生命真正的保障;透過學習並實踐工作神學以重整個人工作的召命和確立工作的永恆意義,並就不同類別的信徒進行針對性的靈性培訓等,以發揮更佳的培訓效果。


保羅.史蒂文斯(Paul Stevens)曾指出今天教會最弱的一環,莫過於裝備信徒進入世界。5 而本研究期望透過探索性的研究,幫助信徒更真誠地表達信仰,讓工作回應上帝的呼召,與上帝一起工作,以提升信徒的工作表現和熱忱,在職場上榮耀上帝,造福市民!




---------------------------------------------------------------------------------------------------------------------------

  1. 洛桑運動,英文是The Lausanne Movement,2004年的會議以職場事工(Marketplace Ministry)為主要的研討題目,詳情可參考洛桑運動網頁:Issue Group on Marketpalce Ministry, “Lausanne Occassional Paper No. 40,” Lausanne Movement Webpage, accessed 1 Mar 2023, https://www.lausanne.org/content/lop/marketplace-ministry-lop-40.

  2. Victor Bailey, ed., Forged in Fire: The History of the Fire Brigades Union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1991), 10.

  3. Monty L. Lynn, Michael J. Naughton and Steve Vander Veen, “Faith at Work Scale (FWS): Justification,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of Judaeo-Christian Religion in the Workplace,”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85 (2009): 227-243.

  4. 「信仰成熟度量表」(簡短版)的原文是Faith Maturity Scale (FMS) (Short Form),由皮埃蒙特(Ralph L. Piedmont)和尼爾森(Robert Nelson)在2001年提出,“A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Short Form of the Faith Maturity Scale,” in Research in the Social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Vol. 12), ed. David O. Moberg and Ralph L. Piedmont (Leiden: Brill, 2001), 165-183。

  5. 保羅.史蒂文斯,《解放平信徒—全民事奉無分聖俗》,顧樂翔譯(香港:Vocatio Creation,2009),131。

40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