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轉化型領導和創造力對教會健康的影響

李志剛牧師博士

馬鞍峰香港教會主任牧師


在過去30多年的信主歷程中,教會的健康從來不是我的關注點。初信的10年,我在教會的事奉非常火熱,隨着年紀的增長和工作的忙碌,教會生活變得平淡,而事奉也走向社會發展的方向。從「香港教會更新運動」每五年進行的教會普查中看到,教會的發展往往滯後於社會發展,也沒有見到教會對社會的重大影響。過去10多年在德魯克管理學上面的研究與教學,轉化型領導、創新、創造力都是我極感興趣的研究和教學方向,加上近年在馬鞍峰香港教會(Saddleback Church Hong Kong) 事奉和植堂,更加體會到教會健康和標竿教會系統的操作方法的重要性。有見及此,我的研究課題便專注在這幾個方向。


我的研究方法是量化的研究。我假設「轉化型領導力」和「創造力」能增強「教會管理系統」從而增強「教會健康」。我成功收集了83位教會領袖和牧者的調查問卷,每人回答了80題以上的預設問題。而在量化分析數據中,衡量問題可信性的指數Cronbach’s Alpha Coefficient 均在0.85至0.96,這證明問題回覆的可信性非常之高,令我十分欣喜。以下是在數據分析中發現的幾個重要論點,可供大家參考。



1. 領導者的個人績效與組織績效之間存在明顯的差距,教會領袖認為其“個人”素質高於其“組織”素質

  • 教會領袖們較為自我,忽略了教會整體健康的優先考慮(這是個人驕傲問題)。

  • 教會領袖可能願意改變,但是沒有任何方法/系統來推行和實施改變(這是缺乏教會管理系統問題)

  • 變革的障礙太高,教會領袖缺乏領導變革的管理技巧和領導技能(這是領袖的領導能力不足問題)

由馬鞍峰香港教會開堂的那一天開始,我清楚知道自己是個「未準備好Not Ready」和「未夠秤Not Qualified」的牧者。帶領教會說易做難,我也沒有經驗,所以除了要到美國接受培訓之外,我從來沒有缺席過香港本堂的崇拜聚會。我非常清楚,我蒙上帝呼召,首要的任務就是牧養這間教會。我和弟兄姊妹的關係,不是我崗位的責任,而是要與他們一起經歷上帝。我和很多弟兄姊妹的關係,絕對是齊上齊落、密不可分。我眼見過去很多知名的教會領袖,在教會初步成功之後,都會把大量精神時間放在教會以外的事務上。而自己的羊群也慢慢地遠離牧羊人,更嚴重的是教會的健康,不再是他個人所關注了。還有,在過去數年,跟很多教會領袖接觸,遇見很多非常有心的牧者,可惜教會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統,或把使命轉化成現實的實踐系統。加上他們缺乏變革的管理和領導技巧,縱使他們看見需要,但面對教會內外張力,也不能把呼召與使命轉化成果子。


2. 「標竿教會」的實踐與「教會健康」高度相關

  • 「標竿教會」與教會健康密切相關。這種高度相關性得出的結論是,必須實施有效的教會制度,才能實現良好的教會健康。

  • 縱使教會擁有很強的個人領導者,但沒有有效的教會管理系統,他們仍將無法實現教會健康。

「教會健康」是目的,而「標竿教會」只是一套方法。我很清楚「標竿教會」不是真理,而是一套基於真理、帶領教會發展的操作系統。過去,教會普遍非常強調真理的純正性,這是非常重要的;但也缺乏了有效活出真理的研究和發展方法。能從這次量化研究中,得出「標竿教會」與「教會健康」的高度相關性,我感到高興。我想強調:方法不能取代真理,但是基於真理和有效的方法,便能活出真理,這樣才能讓真理具體地影響個人、家庭、組織和整個社會。「標竿教會」只是其中一套實踐「教會健康」的方法,我希望未來有更多有效實踐「教會健康」的方法應運而生。


3. 較年輕的教會與「標竿教會」非常相關,也是較為健康的教會

  • 年齡在0到20歲之間的年輕教會與「標竿教會」在「敬拜」,「事工」和「傳福音」的目的有密切的關係。

  • 較年輕的教會較能與時俱進,與文化和社會息息相關,在「敬拜」,「事工」和「傳福音」的方法上也更相關。

  • 較年輕的教會在追求「創造力」方面具有前瞻性思維和進取心。 這是實施組織變革的推動力。

回顧過去30年香港教會的發展,10年前堂會的數量明顯增加,而且也是帶動聚會人數增加的主要動力。但在過去10年,新增堂會的數目明顯減低,聚會人數增幅明顯下降。在過去五年,新增堂會數目甚至是歷來最少,而聚會人數跌幅也是歷來最大。堂會的老化已是明顯的事實,而增長的動力也隨之減少,再加上年青一代離開教會,更加削弱了教會增長的動力。過往教會常常都認為把內務做得完美(如釋經講道、團契關係、行政工作等),教會便會健康增長。但從這次量化研究中發現,年輕的教會較為健康,他們會專注在「敬拜Worship」、「事工發展Ministry」和「傳福音Evangelism」的工作上,這些都是對外型發展的方向。所以任何教會都應該加強對外發展的動力(如「敬拜」、「事工發展」和「傳福音」),這樣便能重現教會增長的動力,使教會年輕化的最好方法。


耶穌基督在約翰福音10章10節裡說:「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叫人得生命的是主耶穌基督,但讓人得更豐盛的生命就是教會的責任和角色!


「教會管理」和「教會健康」是很大的議題,這個研究只是揭開這個研究方向的序幕,希望未來有更多的研究成果跟大家分享。



(作者是應屆伯特利神學院轉化型領導學博士畢業生。)

5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