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歷史對話與文化同行 —非一般的聖地行
已更新:3月13日
*希望
中國有句古語說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此次中東之行,是目前為止,我最遠的一次旅行。我們的學習團共32名成員,有 15名從美國等地來,16名香港本地同學,只有我一人來自大 陸。來參加是次學習團的,有幾位是教會牧師,有幾位在神學院服侍,也有在非政府、非牟利等機構服務的。每位同學都帶著不同的背景和目的,一同開啟12天的中東信仰探索之 旅。

多元共存
中東之行和想像中的差異很大,收穫也很大。我們的隊員來自不同的地方和信仰背景,在交流中,我聽到不同肢體的感受和收穫,分享多元的感動和得著。我們雖然在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職業和背景、生活習慣、服侍經歷,但卻都有一顆為神的國而努力的心志; 雖然各人的使命和屬靈託付不同,卻都可以幫助有不同需要的人群。
在中東,我看到許多在不同文化、處境下的基督徒,在他們特殊的處境中,堅守信仰,榮耀上帝。尤其在埃及和約旦,我感受最為深刻: 聖馬可教堂,科普特信徒、沙漠修道院、垃圾山、尼羅河等都引發我們很多思考。基督信仰和教會、教堂,不是一個模式和樣式的存在,上帝讓不同處境中的人,都有信靠祂的機會。
對中東及埃及穆斯林地區,我有了重新的認識: 在回教國家的基督徒,通過不同的途徑和方法,不斷尋找教會和自己的生存空間,在這片特殊土地上,他們從未放棄信仰。原以為這裏是基督教已經失落了,卻仍有不少忠心的信徒和牧者,守 望著這片神奇的土地。

處境文化
埃及聖經公會,是目前埃及乃至中東地區較大的聖經出版發行機構之一。該會同工熱情的、詳細的介紹他們機構所開展的工作。在他們一樓的展示廳,可看到印製品種繁多,內容豐富的聖經和各類教會書籍、主日學讀物、音響製品VCD 等,其中包括經他們巧妙處理過的“耶穌傳”,好讓能獲批准通過,在當地出版發行。該會的總幹事也詳細的向大家介紹, 該會在埃及乃至中東所開展的諸多福音事工。
同工指出,很多埃及信徒堅信上帝的祝福保守,大部分信徒期望平靜過生活。大部份埃及基督徒都被民主改革鼓舞,但 不少信徒擔心,一旦穆斯林兄弟會奪得政權,基督徒的境況會比以前差。另外,同工還特別提到一件奇妙的事情,有一天深夜,一幫流氓走向埃及聖經公會的大樓搞破壞,該會的保安員逃走了。當大家以為大樓會被破壞的時候,那些流氓卻離開了。穆斯林鄰舍組成的巡守隊告訴他們,巡守隊當時正準備挺身保護聖經公會大樓,結果那些流氓不知何故掉頭走了,巡守隊認為,是上帝保護了聖經公會。
轉化社區
在埃及首都開羅市區東部,有開羅最大的垃圾處理區,當地人戲稱為“垃圾山”。外表看上去髒亂、擁擠的垃圾山內部,卻隱藏著一座號稱中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教堂——聖西蒙教堂。雖然生活條件比較惡劣,但是這裏的人卻充滿快樂,男人工作之餘,聚在一起抽水煙;兒童們嬉笑、追逐、打鬧;女人三 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聊著家常。眼神中,看不到埋怨與苦難,更多地是滿足與憧憬。
垃圾山街巷的許多牆壁上,都刻畫著“十”字紋樣。埃及是一個伊斯蘭教國家,這裏卻是一個基督教社區,生活在此的近5萬人中,超過90%都是基督徒。現在我們見到的聖西蒙教堂巨大的祈禱廳,順著岩洞依勢而建,僅座椅就有近百排,可以容 納1萬多人在此進行宗教活動,堪稱中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教堂。目前,教堂不僅僅進行宗教活動,還設立了教育中心、 幼稚園和針對聾啞人聽障人士的職業培訓學校,為垃圾山上的居民提供服務。
對中東和中東基督教的認識
以前,我對中東和中東基督教沒有深刻認識,對聖經中所提到的地理名稱等也只略知一二,然而通過此次中東的旅行, 使我對聖經的理解和中東及以色列,都有重新的領受和認識。
1. 對中東的政治局勢
受著神學教育,和慣性思維的影響,以往我對以色列會有一種莫明的親近感和支持,直至身臨其境,通過教授的講論, 明白了巴勒斯坦人民,在約但河西岸和迦薩地帶的生活,看到當地社會的現實狀況,反思人生命和社會的和諧。我發現上帝賜給人生命的可貴,神對人的愛,不單是對以色列的愛,也包括對巴勒斯坦人的愛。巴勒斯坦的基督徒,更願意學習基督的愛,以和平的手段,顯出對社會的訴求。
2. 對中東教會的認識
以前,我總認為中東地區很神秘,全是回教的世界,以為住在這地區的人民均為回教徒,但這次看到埃及地區,竟然擁有一千萬基督徒,比不少西方國家基督徒的比例還大,而且他們在回教統治的政權下,更甘願活出基督徒的生活,幫助社會發展,讓社會更能達至民主、自由; 無論他們採用西方的牧養模式,又或是傳統的主日學教導,他們更能將信仰實踐在生活之中。
3. 對教會與社會的關係
中東的信徒,更樂意參與社會,不論是約但的志願機構,埃及的社區工作,他們都看到社會上弱勢群體的需要,希望幫助他們重建家園,特別是“垃圾山”教會的見證,更見基督徒在社區所能發揮的影響力。沙漠教父的退隱方式,加上社區的運動支持,建立世界性學院的連網,這是作為教會負責牧者的反省。讓社會得著教會的幫助,成為一個更佳的社會。
總的來說,本次的中東旅行,我受益良多,不單使個人成長,也讓牧養教會步向新的一頁,對社會的參與更多,希望日後有機會,繼續支持中東地區的福音工作,讓神的名在中東大得榮耀。此次聖地之行,在我人生和信仰中產生很大的影響。我會將自己親眼看見的,和親耳聽到關於聖地和主耶穌的典故,和更多的弟兄姊妹分享,讓信仰和《聖經》說 話,努力尊重歷史,尊重原文,行在上帝的旨意當中。

*希望為筆名,作者是一國內牧者、準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