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社會運動中的屬靈辨識

郭偉聯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副教授


2019 年的「反送中」運動令香港社會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一年已過,社會的創傷並沒有癒合,反而因政權的強硬態度,令對抗更趨尖銳。香港基督徒在過去一年,與眾多香港巿民一樣,站在烈風之中,經歷著一波又一波的社會動蕩。在這個歷史轉捩點上,基督徒更在機緣巧合下,被沖至運動浪尖上。詩歌《唱哈利路亞讚美主》(SingHallelujah to the Lord)在6 月11 日晚成為留守在政府總部的人群的安魂曲,到6 月12 日警民衝突爆發前,它更曾一度紓緩警察和抗爭者緊張的對峙氣氛。及後在整個6月,這詩歌成為了抗爭者的運動主題曲。



不同政治立場也可忠於信仰


香港基督徒一向十分喜歡被社會大眾關注,習慣以城中名人來作福音的招倈。照往常的軌迹,這次詩歌事件應成為香港教會廣為傳頌的「見證」。但這次,它卻擴大教內自雨傘運動已有的分裂。分裂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仍是有關「政教分離」的問題。批評者認為詩歌、祈禱和講道出現在抗議運動上,並不恰當,有將福音政治化之嫌。關於「政教分離」的問題,香港不同的牧者和神學學者,都曾解說這信念乃始於宗教改革時期的浸信會傳統,強調教會必須獨立與分離於政府,政府不應干涉教會及宗教信仰,因為信仰乃出自良心。它不是一般信徒所設想的政治和宗教需要分離,相反是一個在當時甚為政治性的反抗信念。


不過,如果我們用同情的態度思考,抱持這種誤解的「政教分離」觀的信徒,關注的核心是害怕參與抗爭的信徒,以政治見解主導了信仰原則,甚或將政治主張披上宗教的外衣。因此,我們最少可以理解,這關注是出於對信仰的忠誠。但是,如果我們也以同情的態度思考參與抗爭的基督徒的想法,我們也會發現,他們應是覺得信仰價值和教導推動著他們,令他們以基督徒身分,而不是別的,站在抗爭現場。不過,十分可惜的是,今天兩派信徒,都脫不掉陰謀論的影響,各自看對方為出賣信仰、替政治服務的假教師、假信徒。在指責聲中,奇怪的是,我們本來怪責別人違背信仰,但最後大家的關注都集中在別人的政治取態,而不是他/ 她如何思考信仰,及如何在這政治環境下活出真實信仰。


教會歷史告訴我們,無論採取保守或激進的政治立場,其實都可以是政治傀儡(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信義會是政治保守的傀儡,日本在佔領區要教會推行反帝國主義信仰,則是看似激進前衛的傀儡),也可以是真誠的信仰表達。對我而言,基督徒處身風高浪急的政治風潮中,忠於信仰,並不代表必然採取某種固定的政治立場;相反,信仰的熱忱應會驅使我思考信仰原則,要求我在那些景況下,作怎麼樣的回應。走上街頭?又或不走上街頭?都可以是屬靈辨識的結果。不幸的是,今天的教會只有興趣指責別人的取態,而沒有興趣理會別人的辨識過程。


以基督信仰引導社會參與、約制言行


進一步言,如果我以基督徒的身分出現在抗爭現場,我更是將信仰放在政治行動之前。那麼,謹慎自己的一言一行,思考信仰原則如何指導我的行動,便是必要。若有人質疑我的動機,我更要學習「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但很可惜的是,我們很少看到香港不同政見的基督徒,願意讓人分享自己內心的信仰辨識和其中的屬靈掙扎,更沒有興趣聆聽別人的憤怒、哀聲和申訴。因此,我懇切建議,對不同政見和社會實踐的信徒,應抱同情地理解的態度,聆聽與思考對方的屬靈辨識,和由此而來的實踐。作為他們的弟兄姊妹,我們的角色不是控訴者;我們應砥礪他們,提出建設性的建議,並替他們代禱守望。


若有人今天強調自己的基督徒身分令他參與社運,他其實是受到更多的制約,因為他清楚表明以基督信仰來指導他的社會參與。不過,若我們的生命當以基督耶穌為主,受信仰制約卻又只是理所當然的事。並且,在激烈的社會爭議中,屬靈引導不應是更為重要嗎?在衝突白熱化的時候,聖靈微聲的提醒與安慰,豈不更是必須?因此,若有一種社會參與可被稱為基督徒的參與,它必然也是一場屬靈運動。按我的觀察,在6 月11 日晚上及翌日高唱《唱哈利路亞讚美主》的教牧和信徒,是在表達他們的屬靈實踐。這種實踐可能十分政治不正確,可能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後果,但我禁止自己先入為主地懷疑他們受政治唆擺,是政治污染了信仰。我要求他們的是:請告訴我那種實踐為何是符合信仰?也請他們盡最大的努力活出信仰的見證。


屬靈爭戰、屬靈辨識


最後,若我們說某種信仰實踐乃被政治利用,那代表我們感到它們不符合聖經、教導偏頗、又或對人有壞影響。指控的人需要在政治分歧中,清楚說出被指控者到底哪裡出了問題,並分析其中的現實判斷和屬靈觀點分歧,指出為何自己的見解和實踐在現實及信仰上都更為可取。否則,指控者自己也會不知不覺跌入另一政治陣營的網羅中,真正的追求屬靈便無從談起。


政治環境雖然風起雲湧,但保羅告訴我們,真正的戰場並不是在政治的鬥爭中:「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弗6:12)。若果今天不同政見的基督徒都留意到屬靈鬥爭的凶險,以及它對心靈和行為的影響,或許反可以令我們找著緩解教會內政見衝突的空間,也讓我們的一言一行更能活出基督,求主幫助我們。



8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