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生活壓力:傳道人妻子如何面對?

已更新:5月5日

鄭蘭芳博士 (黃師母)

棕樹國際文化交流協會總幹事


寫學術論文可算是世界上最特別的經歷之一,有興趣的題目,也必須找到足夠的理論基礎,況且硏究要切合實際環境,包括要有足夠的研究對象,有效的探索方法,還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研究,總結出事工需要、策略及獻議等。這確是個具挑戰的過程。


身為師母、研究師母


告訴您一個秘密,我論文的主題原想研究妻子如何幫助丈夫,後來呂慶雄博士說:你是傳道人妻子,可以研究傳道人妻子這方面的課題。我想,這也是責無旁貸的,就修改了研究的主題!在閱讀一份又一份的資料中,我發覺海外傳道人妻子,原來面對著生活上許多的壓力:其中包括孤單、角色期望、經濟等等。那麼國內傳道人的妻子又如何呢?在討論硏究的方法論時,我才發現耶和華以勒,祂早已預備!因為我們在國内(尤其是某大城市)服侍了近十年,可輕易地找到足夠的受訪對象,論文且能比預期早完成!我相信:似是遇然的事情,往往就是神的計劃及幫助。願一切榮耀都歸給祂!


經濟負擔沉重


硏究發現,傳道人在國內是被社會認為不體面的職業,有受訪者是單位的編輯,丈夫是教內的領導人物,但她從不敢告訴同事們丈夫的職業,況且丈夫收入,只夠個人使用,妻子須負擔起全家的其他開銷及獨生子的教養費用等。這不是單一的例子,有不少受訪者也需在社會上工作(甚至周日加班),才能糊口!許多受訪者坦言,當自己仍是單身時, 是還可以過生活的,一但有了孩子,一闊三大,開銷倍增!就得拼命禱告,期望自已及家人不要病,因為醫藥費從何而來?挑戰還在後頭,因為不是當地戶口,孩子上學要多交一筆可觀的費用!真是過了一關又一關!但感謝神,在信心熬煉下,他們總會經歷神奇妙的開路及供應!


報喜不報憂


也許您會問,為甚麼她們不說自己的難處,讓人關心她們的需要?我只能告訴您一個真實發生的情況。有一位被訪者(傳道人妻子)生了孩子,才發現孩子有這樣那樣的身體問題!一位教會領袖(資深平信徒)來訪後,對她說:「您好好禱告認罪吧!一定是您們得罪了神,犯罪了,孩子才得不到祝福!」這位被訪者還要點著頭回應著「是的,是的!」事後她大哭了一場!她告訴我,在教會就只能報喜不報憂,難處就得吞下去,苦、病、困都可能會被人定罪!


忽略家庭


因著一些人的神學及信仰偏差,信徒都認為傳道人是蒙神特別祝福的一羣,是超人!傳道人妻子,不敢與人分享困境,有時還需扮演某些角色……,所以感到特別孤單。另外,一位師母告訴我:大女兒小時候曾說,長大後要做個傳道人,但因他們夫婦倆在節日也要服侍,非常忙碌,女兒常投訴節日沒有父母陪伴, 到了15歲時,她告訴媽媽,將來要在社會上賺錢,資助父母在教會侍奉!這真是難過、可悲的一幕!


能撐下去、實是奇蹟


傳道人妻子們如何面對這些生活上的孤單及經濟壓力?普遍是禱告呼求神,並以信心忍耐,等候神的幫助,畢竟同伴們也是這樣地過活;幸然也有些同工們能彼此相顧,互相幫補。另外,除弟兄姊妹外,父母及家人是最主要的經濟及生活上的支援者。當然您還會聽見許多是神出手相助的真實故事!


有時會聽到國外同工論斷這些三自系統的傳道人, 批評他們只是在做一份工作,而非侍奉, 是政府的什麼什麼、怎樣怎樣的!我不認識所有的傳道人,但在有限(超過15個省)的接觸中,我能見證她們(包括她們的傳道人丈夫)比我還能受苦,並堅毅地服侍著神!我想,國內教會有這麼多這樣的信徒,還有人甘願做傳道人,真是一個奇蹟!唯有那呼召人的神,才能透過這些人去建立、維持、發展祂在國內的國度!


角色隱藏


最後,我有一個發現,原來與國外相比,國內的傳道人妻子的角色是隱藏的!她們未必有傳道人妻子這身份的認同。傳道人的妻子若是平信徒,她要上班幹活;若是傳道人,她可要在另一間教會服侍,以爭取較多工資來維持家庭生計。所以,會友只看見傳道人,他的妻子及孩子卻很少一起出現在同一教會!因此,「師母」這稱呼並不普遍,很多傳道人的妻子,也介紹自己為某某傳道或牧師而已!


建議落實不易、求主憐憫


論文完結前,我要針對這些受訪者的需要給予建議,我也熱切盼望能推展這些建議。但我知道, 在國內處境中, 這些建議的落實確實不易,然而這又不是不可能,只得步伐慢而小而已!求主憐憫,恩待每一個傳道人的家庭,讓每一個家庭,都能經歷基督的愛和供應,並有美好的見證!



0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