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生命的覺醒 – 感恩中的美

已更新:3月13日

陳敏斯博士

柏祺城巿轉化中心總監


都市人生活忙亂,節奏急速,在教會、機構服侍的人當中,不 乏疲於奔命,被壓得透不過氣的「主僕」,你可能就是其中 一位。我絶對承認,我是高危一族。從前在金融界服務,養成「工作狂」的壞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可摒除,我需要提高警覺,更需要上帝的憐憫。


今年的六月,我特別忙碌,甚至有失控及耗盡(burnt out) 的 感覺,幸而,我有機會到盧旺達(Rwanda) 短宣,在不同的地域及場境下,得到好好休息及反省的機會,在有紀律並定期在上帝面前安靜下來,重感安息日的重要,省察造物的奇妙,用祂的眼光來看一切。


安靜,談何容易?回港不久,又重投這裏的「馬大」節奏。 我想,若真的要改變,就必要作一些不同的事情,所以我決定重練書法。雖然自小喜愛書法,但生活節奏忙碌,很久沒有從事任何嗜好的空間了。另一個重拾書法的動力,來自福音證主協會(證主) 所舉辦的「書法靈修班」,課程結合靈修傳統與中國書法,讓學員透過「抄寫感悟」的操練,持續得力。課程基本的理念參照了麥哥登(Gordon MacDonald) 的經典作品《心意更新》(Ordering Your Private World)。麥哥登提出,我們的真我,其實彰顯於私人生活的範圍裏:我們的動機、價值體系和承諾的基本決策,都在此作出;甚至和上帝的親密靈交,亦在此進行。他稱這個個人地帶為「私人天 地」(private world),其理想狀況,是「有條不紊」(order)。 這個私人天地包括五部分:動機、時間的運用、智慧與知識、屬靈的能力及復原 。

雖然,關於這個課題的參考書籍實在不少,但它們在實踐上的指引,卻模稜兩可。《心意更新》(Ordering Your Private World) 一書,是比較落實的一本,是作者麥哥登(Gordon MacDonald)的經驗之談。作者從提供可跟從的方法著手:譬 如怎樣透過寫札記聆聽上帝、訓練心思尋找資料、訓練洞察力,為要服侍世人。在時間運用方面,作者提醒我們,切勿讓它流向我們的弱點,將大部份時間,花在我們做得次好的 事上,更切忌投資在公眾喝采的事上。

在事奉生涯中,有不少耗盡痛苦經驗的柳溪教會海波斯牧師 (Bill Hybels),深受《心意更新》一書影響,在他的新書「簡 約」(Simplify)裏,他分享了一些可行的實踐計劃,去煉淨我們的靈魂(unclutter our soul),這實與《心意更新》一書,有異曲同工之妙。蘇格拉底也曾說過:「渾渾噩噩的生活是不 値得過的。」沒有反省細味的日子,不但不値得過,更有被偷竊的感覺。譬如,我近日驚覺,大兒子已長得比丈夫高, 小兒子也長得比自己高,「歲月神偷」,實在不流痕 跡。

在上帝的恩典下,中心有幸與證主合作在十一月底,為著名學者、書畫家、現任美國華人書畫藝術家協會會長王懋軒教 授,假饒宗頤文化館,舉辦「生命的覺醒」書畫展及講座。 在此,我不但能欣賞王教授在書畫藝術上的造詣,體會他在中國文化、歷史、哲學及各種宗教上的融滙貫通,更見證了王教授謙和寬厚的為人、樂觀進取,充滿智慧的性情,以書畫藝術養生,以及有條不紊的私人天地。得到這位「高人」 指點,我這位初學者,感覺就如「聽君一夕話、勝讀十年書」,蒙福非常。


我深信,城市轉化的起點是個人轉化,無論藉着書法或其他途徑,我們都需要在忙亂的生活中靜下來,調整內心世界, 在上帝的恩典下,經歷更新和轉化。最後,我希望借麥哥登的話語作總結: 「說到底,我相信真正有條不紊的生活,只可能根源於基督;讓我們邀請祂進入我們的生命,完全委身於祂。事實上,若不以基督為中心,這書所談的,都是一派胡言。要使生命有方向、有條理,除了毫不保留地服在基督管 治之下外,別無他法!」



1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