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如何成為國度企業家 Kingdom Entrepreneur

本刊記者


柏祺中心剛於三月開始了一連四週《如何成為國度企業家》的課程,幫助有志創業以擴展國度的年青信徒,探索如何將夢想異象變成真正的企業,在更廣泛的層面上帶來國度影響力( Kingdom Impact)。三位講師馬文藻博士 (高宏的創辦人和共有人) 、黃岳永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兼高級顧問[創業]) 和鄧諾文先生(JesusOnline 總幹事),以他們的創業經歷介紹了國度企業家的概念及發展。以下是課堂中的一些重點概念:



國度企業 (Kingdom entrepreneur) 不單是「教會怎樣去多做一些事,去令到教會可以成長呢? 教會去植堂? 教會去做一些社福服侍,更多參與社會的運作?」當教會只從教會立場看成長,希望帶人到我們的教會和宗派,那就是地方教會的思維。但我們其實已經在地上,already but not yet。我們活在這時這地,我們不在教會的時候也是基督徒。


其實,我們的工作環境、我們的召命 (calling),在城市當中、在世界當中,是否也是我們的使命 (mission) 所在的領域呢? 這是很值得我們思考國度(Kingdom)的位置,這是很重要的福音思維。國度不單是在教會這四幅牆之內。當我們思考「願神的國降臨」,當中有很多面相,可能是關顧貧窮、幫助解決社會不公。我們需要理解,我們說的國度企業怎樣產生國度價值。國度就在我們當中,也來自我們以國度價值用在我們每日的生命中,這樣才能產生國度企業和價值。


國度企業的時機


我們現在處身的環境中,香港教會正經歷很多轉變。由2019年開始到現在,社會事件、疫情帶來很多轉變,包括很多人移民、城市老化、年青人離開教會。有些教會已經沒有年青人工作,很多教會更請不到傳道人。


面對這樣的處境和時勢的需要,無論我們是平信徒或是長執,也未必有領導的頭銜,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領袖,每一個人都可以有多一些領導精神,多一些領導力。我們認為每一個年青人,甚至每一個人,都要有企業家精神,就是面對這樣的轉變,可以處變不驚,可以學習怎樣自處。國度企業思維讓我們思考自己的身份、角色、價值、生命規劃以及其真正目的。我們可以從自己的身份和生命的處境中,慢慢思考和建立上帝給我們的身份,打造我們的國度企業計劃和目的,並設計系統,讓我們不輕易放棄。這過程可能需時九個月甚至一年,慢慢地尋找和建立。開展一個企業可以很成功,但與我們做這件事真正的目的未必吻合。所以思考企業目的(purpose) 是很重要的根基,而企業也需要以一個目的開始。


聖經中的國度企業思維以及教會應用


使徒行傳中的保羅就展現過國度企業思維。當時仍在討論基督的救恩可是給猶太人的,以及潔淨的問題,保羅就挑戰這些事。這真的是一個離開安穩區,突破思維的做法。保羅在哥林多前書9章16節說,「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這推使保羅離開原本的地方,去未得之地。在幾次旅程中,他將福音帶出去,建立很多教會。他就是這樣把福音傳開去。其實這就是國度企業。保羅是以企業家的思維,把福音和國度帶離原本的地方再傳開去,他在當中籌集到不同資源,有計劃有系統地設計。當然,不是他前去的每一個地方教會都取得成功,但在過程中,卻建立了很好的基礎,成為後來教會的根基。


當我們理解到保羅的國度企業思維他是善用自己的恩賜和知識,探索建立教會的方向。在我們的處境中,可能各有自己的技能,有些可能是「我識得寫code,我識得音樂」,有些有牧養恩賜,有些有教導恩賜。在身處的環境或區域中發揮所長,例如由於我對深水埗的認識,可以在深水埗做更多的事,大家一起把深水埗做得更好。大部分教會覺得,講到企業就好像是很世俗、很商業的事。但我們也應該一齊思考,教會是否需要有企業計劃(business plan)? 教會是否有存在的目的 (purpose)?


這可以是其中一種教會,也可以是前往世界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事。所以有一個重要的問題:究竟國度(Kingdom)在哪裡? 國度可以在我的公司,公司可能是為世界做一些好事,可能是為員工有聽福音的機會。或者公司只為賺錢,但賺錢之餘,照顧員工的需要。這也可以是國度企業的展現。


國度同行中的合作伙伴


尋找合作伙伴前,更重要的是清楚尋找自己的異象,以及上帝給我們的角色。上帝是否把你放在主角位置主導這件事?還是上帝安排你扶助別人成就一些事。重心是抓緊國度價值及企業的價值觀。尋索異象和合作伙伴是一個過程,要慢慢在當中辨識合作的分工,以及不同伙伴身上合適配搭的特質和價值觀。在新科技包括人工智能的協助下,可以幫助我們製作文字、圖像及不同運作模型,也可以使用大數據,幫助我們理解市場狀況和需要。尋索過程的挑戰,也在考驗我們的企業異象是否夠堅定和可行。


這四堂課,讓同學有機會分享他們的國度企業計劃,也訓練同學在短時間內講出問題和解決辦法以至用故事為問題設下框架和焦點,以及解釋為什麼要由「你」來解決這個問題同學的計劃包括:服侍年輕人的桌遊咖啡店、為小朋友提供音樂聖經互動書籍及網上視力訓練等。講員們都認為國度企業除了著重理念,更重要的是怎樣在神國上擴展,幫助社區。國度企業計劃同樣需要有清晰的企業計劃和重心,其中包括創辦的企業是「賣什麼」、市場需要,持續的收益模式,以及企業運作的可行性和考量(包括與教會合作共享空間,牌照問題等)。


60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