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以成為服務型領袖!
已更新:5月5日
李漢傑
轉化型領導學博士生
難忘並一生受用的學習

首先感謝柏褀城市轉化中心的邀請,給我機會,回應史達偉博士 (Dr. John Stahl-Wert) 的文章。回想2011年3月,我有機會報讀他教授的「僕人式領導-- 特色與倫理」(Servant Leadership - Character & Ethics)課程。這個課程,除開闊了我對領導學的眼界,還加上在職場的實踐,實在得益良多! 令我難忘的,是在五天的緊密課程中,有講授,討論,簡報及參觀。在課堂中,引導我們對領袖概念的反省、如應有的特色及作用。反省的問題包括:
在聖經中,對領袖最適設的形容是什麼?
有那一位領袖影響您的生命至深?
作為領袖,你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透過深入的討論和史達偉博士的循循善誘,我們的結論分別是:牧人、以生命影響我的人及領袖以生命關係影響跟隨的人!
史達偉博士亦詳細講授了他原創的五種行動模式 (The 5 Action Model):

Run to Great Purpose 走向偉大的目標
Upend the Pyramid 顛覆金字塔
Raise the Bar 提高常要求
Blaze the Trail 開拓新考驗
Build on Strength 使強項更強
縱觀以上的閱讀和學習,我理解到「服務型領袖(Serving Leader) ﹣可以説是一種生活的態度。首先是指向一個更大的目標,跟著從個人的品格開始,以謙卑服侍跟隨者,給予導向。使跟隨者更新及轉化,發揮個人所長。繼而影響別人,群體及社區!」這與生命影響生命的理念相同。
僕人式領導vs服務型領導
回到史達偉博士的文章,他在開始時,引用James Heskett提 出的一條問題:「為什麼 『僕人式領導』不是更普遍?」來引起讀者注意。史達偉博士跟著回顧僕人式領導的發展歷 史:有聖經馬太20章耶穌的教導,老子的道德經及從70年代至今由羅伯.格林里夫(Robert Greenleaf) 所提倡的僕人式領導。同時,他也帶出領袖與跟隨者兩者互動關係的反省,例 如:「是否在僕人領袖的影響下,跟隨者會更健康,更有自 主性?」 的確,史達偉博士不否定格林里夫對僕人式領導發展的影響,但他指出,有些範疇,仍是有待研究的。例如:
「在日上生活中,如何應用此理論?」 「為什麼一定要用僕 人式領導?用其他形式可以嗎?」
有見及此,史達偉博士在文章中嘗試解答以下兩個問題:
(一)為什麼僕人式領導看起來並不普遍?
(二)僕人式領導存在的普遍性,是否已經遠超 Heskett 所察覺的?

史達偉博士在第一個問題的解答中,重點是指出至今在領導學的範疇、包括理論和實踐,對「僕人式領導」仍未有一致的界定和描述。 「僕人式領導」究竟是指什麼?學者各有不同描述。格林里夫認為是自發對別人的服待;有學者認為是領袖的特質;也有學者認為是關係的一種模式。Larry Spears 縱合了他的思想,提出了十二個準則 。若以上是「僕 人式領導」的真義,那我們又如何應用在組織上?如何改良 及傳承?目前,「僕人式領導」仍沒有一個專門的體制,証實這是實際可行,並帶出可量度積效! 對於史達偉博士的論據,我十分認同! 因這正是我現在研究上所遇到的難題。而且在華人教會及職場中,對這方面的認識,現在的確並不普遍。
史達偉博士隨後在第二個問題呯的解答指出,「僕人式領導」這個名詞其實很容易令人誤解。是的,當我與一些國內的同學分享時,他們完全不能理解。怎樣可以是領導,卻又是僕人?這是很明顯的角色矛盾。其實,史達偉博士指出, 格林里夫所描述的,是領袖如何服侍,而不是指領袖轉變為 僕人的身分。所以,史達偉博士提議改用「服務型領袖」 (Serving Leader) 這個名詞。改用這個名詞之後,我們對「僕人式領導」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認同。基本上,所有偉大的領袖都是服侍別人的,他們提供服務與顧客,員工,機構或公司,不以自身的需要作考量,實踐其更大的目的!相反, 自私的領袖,就會使公司或機構走進歧途,甚至倒閉。 其實格林里夫所描述的特質是確實的,但卻遺漏了領導的本質,需要有謙虛 (Humility)及正直(Integrity)這兩種品格。史達偉博士解答,為何服務型領袖擁有這些品格及特質,是因為他們的工作神學。
服服型領袖確信:
人生有個更大的目標,生命不屬於他們,他們在世是服侍 他人。
他們追求卓越,質量及安全,因為這不單關乎他們的成 就。
他們服侍員工,因深信偉大的機構和公司是由不一樣的員 工所組成。
他們以良知作道德決定,服侍投資者,將自身置於外。
以上的原則,環顧身邊不同大小的機構及公司,我們一定會發現以侍人為本的服侍型領袖。這些原則,我是十分認同的,這亦與管理學,以人力是機構重要的資產的概念一致。 當然,我們得明白理論和實踐一定有距離,而在港又有多少企業以人為本呢?當然,很多成功的企業領袖,未必稱呯自己為服侍型的領袖,但其實他們所作的,正乎合上述的情況,使他們的企業,獲得卓越的成就!
「 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馬太二十章26﹣27,主耶穌在此的教訓,給予以下討論作基礎。偉大的領袖,都明白這是邁向成功的的導向。其實,我們都是時間,財富和技能的管家,活在世上有追求卓越,改變世界的使命!在此,史達偉博士提供了以 下的與實踐導向:
我們必須曷盡所能去服侍顧客,改善他們生活質素;
我們要服侍我們的團隊及下屬,提供關心,使他們成長;
我們要服侍我們的投資者及支援機構,以誠相待;
我們要服侍世界,務求藉著服侍以帶出平安及豐盛。
實踐服侍式領導,是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體現的!
多一點實踐

課程要求每個學員都需要完成相關習作。我的習作,是用一個半月時間,在工作間運用「僕人式領導」的原則,每天作記錄日誌。習作的題目是:成為一個有偉大目標的機師(To Be a Pilot with Great Purpose)。我給予飛機師的偉大目標 是:
『我的職責不單是安全地把客人接送往返目的地,而是連接不同人的夢想:有家人團聚、與愛人渡假,到外地昇學,連接不同地域的企業家,改善生活,甚至運送醫療物資及病人等。』
繼而,我的服侍式領導實踐導向是:
給予公司的管理層支持及代禱!
關心、肯定機長及空服員同事,鼓勵他們活出團隊精神。
為乘客提供專業及安全的飛行體驗。
史達偉博士最後鼓勵我們各人,擬定個人約章,用以持續服務型領導及作日後受訪之用。很樂意在此與讀者分享我的個人約章。
個人領導約章
a) 我對領導的看法
領導是透過服侍,使別人活出他/她生命更高目標的 召命
領袖的特質是整全人格,謙卑,遠象,夢想及愛心
上帝呼召領袖帶出平安及祝褔與別人
b) 我對個人領導的遠象 我的領導會以人為先
鼓勵他/她們珍惜與別人同工
幚助他/她們活出生命更高目標
發掘他/她們的強處,以至在工作中找到滿足感
勇於面對挑戰及作出合乎倫理的行動
參與從個人開始到社區及至社會的轉化行動
c) 實踐的決心 作為領袖,每一天的工作是:
尊重我的同事,正面地鼓勵他/她們
肯定他/她們的工作,鼓勵他/她們不斷的改善
用服侍作為榜樣以帶出影響
以真誠和他/她們溝通
鼓勵他/她們追尋夢想及及遠象
d) 延續領導的步伐 為了延續作為領袖的決意,我會:
每月看一本關於領導的書
每兩月尋求同事的回饋
每三個月尋求導師的引導
小結
這實在是一個難忘的學習經驗,有理論,也有實踐!「僕人式領導」這課題,在西方已有四十多年的發展。作為航空界 的一份子,給我最大啟迪的是美國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 的成功例子[1]。
回顧香港的情況,與「僕人式領導」這課題相關的認識和討論實在不多! 此理論基於生命影響生命的道向,先轉化個人,繼而影響別人,群體及社區,實在藉得推廣。盼望我日後的研究,能為此運動在 香港的興起出一點綿力!
盼望你也成為一位服務型領袖!
——註釋—————————————————————————————————————
[1] http://quickbase.intuit.com/blog/2010/09/20/what-is-servant-leadership-thoughts-from-southwest-airlines-president-colleen-barre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