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上帝看重誰的工作?

已更新:5月5日


我在一個經營生意的家庭長大。爸爸在一家中型煉鋼公司當總裁。幾乎所有公司的職位,我都做過 ─ 不論是在工具室、 沖壓機、倉庫,只是,沒有當過總裁。吃晚餐時,爸爸時不時談論基督徒做生意要面對的挑戰 ─ 客戶關係、產品的完整性、職員薪酬、宣傳倫理等話題。媽媽一向認為,公司應該以慈善組織的模式運作,但爸爸卻說: 「公司沒有利潤,就不能持續。利潤就像人體裡面的血液,你不是為它而活,但是,沒有它就不能活下去。」基督教與營商到底有什麼關係?僅僅是為了批判貪婪嗎?僅是為了批判資本主義制度嗎?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問過這些問題,但我確實有。工作佔據我的人生絶大部份,作為一位退休人士,我一個星期工作六 天、大約40至60小時。這是絕大部份專業人才的工作量,農夫亦然。


歷年來,我的工作包括手製鉚釘、紙箱包裝、用一整個夏季把發票歸檔。我當過牧師、木匠及會計、公司老闆、教授, 至今作一位名譽教授。這些,都是有薪的工作。我也曾為自己的公寓油漆、照顧孩子、煮飯、換尿布、扔垃圾、洗車(無論需要或是不需要,一年總要洗一次)、維修家裡的水管、在浴室裝門、跟太太姬兒一起在家主持晚宴、聆聽孩子說話……。雖然沒有薪水,但這些都是工作。這個星期,我為課 堂準備、回覆了許多電郵、開了幾個會、聆聽一位朋友的說話,陪姬兒去內陸探朋友。這些又跟基督教有什麼關係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得先把我信主的過程告訴你。


我成為基督徒的過程相當奇特。還沒信主前,我已在一所浸信會教會受洗,這是一件不該發生的事情!浸信會只應幫信徒行浸禮。但是,作為一個非信徒,我竟然成為青年團契的主席,甚至組織了查經班和禱告退修會。我請了一位牧師來退修會講道,但是,我唯一能記得的,就是他的謊話。儘管如此,那個周末,我信了主。上帝穿越時空,來到我心中叩 門,正如祂跟我們每人一樣。那位牧師提到他在十六歲時, 被呼召做宣教士,但當時他不肯去,因此,他說:「上帝就把我整治,使我發生了交通意外,讓我以後都不能去當宣教 士。」他左腿嚴重受傷,成為跛子。他又解釋說:「現在, 沒有任何差會願意接受我。我只能得到在上帝中的二等職位 ─ 當傳道人。」感謝主,我並沒有相信那人的神,但是,他的故事卻讓我們看到,很多人心目中、心靈中、甚至大部份教會文化中,所相信的一種等級制度。



在這個從上而下的等級制度裡,宣教士據最高位,傳道人在第二位(傳道人在韓國據首位),然後是幫助人的職業,如醫生、律師、輔導;接著是家庭主婦,以後便是有勞動性質的行業。我做了七年的木匠,工作環境雖然骯髒,道德卻上很潔淨。我曾營商,工作環境雖然很潔淨,但…… 在這等級制度裡,營商是接近榜末的。接着便是一些「有問題」的行業, 如股票經紀或電視佈道家等。最後是那些被禁的職業,譬如作「大耳窿」,妓女,巫婆等。


基督教已將這可怕的等級制度廢除了。耶穌粉碎神聖與世俗二元化的分野,並不相信有些工作是討神喜悅的,譬如做傳道或是宣教士,有些工作則屬於世俗的,並不討神喜悅。按這個說法,工作只不過是為了賺錢,來支持自己和那些「為主工作」的弟兄姊妹。英國改革家威廉‧廷代爾曾說過:「沒有一樣工作比另一樣更討神喜悅的。倒水、洗碗、補鞋、做使徒,本質全部都一樣,都能討神喜悅。」[1]


最後,他亦為這樣的教導而招致殺身之禍。請大家在這多多包容,我已經七十七歲了,希望能夠見到我的曾孫。「為主工作」,成為普世性的激進想法,這到底是從那裡來的呢?新約有幾段經文,特別針對「上帝看重誰的工作」,並將之前的等級制度完全翻轉,特別是以下的一段。


奴僕、主人與在職場上工作的挑戰


在歌羅西書3:22-4:1,保羅對社會低層中的最低層說話。他們不是公民,沒有權利,也沒有薪金 ─ 是奴隸。他們像機器般工作,他們所做的有什麼價值可言?保羅還對他們說,你們是為耶穌工作的,你們對待主人,要像對待主耶穌,而不僅是眼前的侍奉。保羅除了把一位逃走的奴隸,還給他的主 人,同時他在在腓利門書裡,也期望著奴隸制度的結束,因為他把奴隸制度的精神廢除了。一個奴隸心中可以得到解放,以自由的心服侍,而基督徒的主人,也可以同等對待奴隸。


似乎歌羅西的問題,不是從外而來的假教師,而是從教會內出現的。歌羅西這個位於土耳其的小教會,距離老底嘉不過幾里,是透過保羅在以弗所傳教而創立的,但是他們受到當代精神深深的影響,一個混合主義的環境,跟今天北美洲以及亞洲的一部分類似,可以被稱為一種初期的諾斯底主義, 它比較像一種氣氛,多於一種運動,慢慢滲入教會,帶來一種新的靈性,新的靈性自由,並形成一種新的精英主義。這些新的精英,看不起一般信徒。保羅就是針對著這些人,除 了宣講嚴謹的基督教義,亦講解一些實用智慧,以幫助他們 在家庭和工作中活出基督徒的生命。保羅宣講的福音,針對著當時的問題。馬丁‧路德曾說過:「你若是宣講福音的各方面,卻不針對當代面對的問題,你就根本就不是在宣講福 音。」[2]


因此,保羅在二十二節勸勉奴隸: 「總要存心誠實敬畏主 。」 讓我先解釋第二部份--「敬畏主」。敬畏字面的意思就是敬拜上帝,討神喜悅,將工作與自己奉獻給主,透你的工作,顯 現對上帝敬虔的愛戴(這就是「敬畏耶和華」的意思) 。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世界裏做主的工


敬畏的意思,就是連奴隸也是為主工作。我們也如此。當有人離開「世俗」的工作時,對我說,他們要開始為主工作, 我就會問他們:「你到底之前在做些什麼?」 上帝是一個工人。當我們打開聖經時,馬上就看到上帝在工 作,跟希臘羅馬的神明不一樣,。希臘羅馬的神明會避開工作,在天堂裡休息,吃喝玩樂,上帝卻在工作。上帝創造萬有,維持一切,改變,醫治,祂要把宇宙成全,把故事帶到圓滿的結束。上帝邀請按祂形象所造的受造物,進入祂的工 作當中:創造,一如資訊工人、維持,就如系統人員或家庭主婦、轉化,正如技術員或牧師、完善,即如藝術家、記者和教育家。


事實上,聖經把很多人的工作和為主作工的故事告訴我們: 有家畜飼養員(雅各)、米榖期貨經紀(約瑟)、銀匠(比撒列)、 項目經理及品酒師(尼希米)、拾垃圾的(拾穗的路德)、果樹栽培者(阿摩司)、政府官員(但以理)、異教大學裡的學生(就讀巴比倫大學的米煞、沙得拉和亞伯尼歌) 、政客(大衛)、家庭主婦(馬大) 、流動房屋製造商(亞居拉與百基拉)、政府稅務局代理(薩該)、工匠(多加)、還有一位紡織商人(呂底亞,同時也是歐洲第一位女傳道) 。

確認自己作工,就是為主工作,會帶給你什麼改變?

任何地方,都為主作工

敬虔 ─ 不僅因為你正在做主的工,而且是因為你是為主而 作。保羅曾在經文中兩次提到:「你們所事奉的乃是主基 督。 」奴隸?經紀?財經或科技人員?大學生?退休後做義工?

保羅在這段經文裏,一下子把奴隸從他們可憐的勞役解放了,成為全職侍奉主的工人。雖然奴隸制度的終結,還是用了近十九個世紀的時間,然而,在今天世界裡,奴隸仍是存 在的。

工作是否彰顯基督,並不在乎它的宗教性質,也不僅在乎它的卓越性,而是在乎它是否為主而做,是否帶着信,望, 愛。有些教會當中的工作,並不彰顯基督,不過,也有很多種所謂世俗的工作,是討神喜悅的。我有一位朋友,他相信如果基督徒用一年時間,把嘴閉上,並將耶穌當成他們的老闆,就會有更多人想成為基督徒!


但不僅是奴隸,是主人,我們也是耶穌的全職僕人。保羅對僱主說:「你們也有一位主在天上。」因此,我們要公公平平對待工人。奴隸與主人,在上帝眼前是平等的,要向祂交代。我們怎能做到這樣呢?


在此,工作的動機改變了。異教徒奴隸可能因為怕死,怕被解雇,因此凡事都順服。基督徒奴隸可以同樣順服,但原因卻完全不一樣。他的價值並不憑僱主的贊同來衡量,因為他的價值是在基督裡,他可將他的思想意念及感情,定睛在基 督上,因此,他就有可以做卑微家務的自由,因為他不僅服侍他的主人,乃是服侍主基督。基督也接受他的服侍,基督是他的老闆。「基督是我們的老闆」,給我們帶來莫大的轉化: 我們不再被地上僱主的評論所綑綁,因為我們已經得到主耶穌的肯定。


這就把我們帶到第二個大原則 ─ 22節的「存心誠實」或一心一 意。


全心工作


若敬畏是談及我們與上帝的關係,那麼,誠實就是提到我們與僱主的關係,就是經文裡的主人。保羅說了一件很重要的東西,他說,要用心工作。我經常會問基督徒的首席執行官,究竟基督徒是否好員工,他們經常說不是,基督徒員工只是比較有興趣搞查經班或是到教會活動。保羅說:「 不要 只在眼前事奉。」保羅要處理「眼前事奉」(希臘文的 “Ophthalmic”),就是老闆看得見的。很多人在上司看着時, 便很有效率地工作,為了討他喜歡,或是避免懲罰。這種做法,甚至成為一門藝術,怎樣出最少的力,既能保住自己的飯碗,又令老闆高興。當年我在爸爸的工廠上班,我注意到每天,他都會巡邏檢查一次,跟每一位僱員聊天。每逢他從 辦公室出來,大家就開始忙起來。但是當辦公室門關上,他們就會放鬆,甚至把「花花公子」雜誌拿來看,不再刻意的討好。奧古斯丁曾因為買了一雙非信徒做的涼鞋被批抨,因為那個村莊裡,有一位基督徒鞋匠,他回答說:「我要走很多路,不能穿低劣的鞋子。」



作主的工,為主工作,全心工作


從禮拜一到禮拜五或六,教會被分佈在世界每一個角落裏, 被差作宣教士,為鹽為光,在適當時機,為耶穌說句好話。 我們應當互相代求,全教會公開祈求,求主按照祂的旨意, 將信徒安置在全職傳道或宣教士到去不了的職場上。職場是二十一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宣教禾場。上帝的使命,包括將上 帝的平安(shalom) 帶到世界各地,改善以及美化人類的生活。蘇格蘭愛奧那團體的喬治‧麥樂奧總結說:

我只不過認為,十字架除了要在教會尖頂上高舉,也該在市場中心高舉。我只想重申,耶穌並不是在教會裡面,兩支蠟燭之間釘十字架的,祂是在兩個強盜之間,在城鎮的垃圾堆上,在一個國際化之路口中。主耶穌的名牌,寫了三種語言: 希伯來文、拉丁文及希臘文; 冷眼旁觀者在講廢話,強盜在咒詛,兵丁在賭博….。這就是主受難的地方,也是他來受難的原因。我認為,這是信徒該去的地方,也是信徒為何而活的原因。[3]



——註釋—————————————————————————————————————

[1] William Tyndale, "A Parable of the Wicked Mammon," (l527) in Treatises and Portions of Holy Scripture(Cambridge: Parker Society, l848), 98, 104.

[2] Quoted in C.R. Swindoll, The Finishing Touch(Dallas: Word Publishing, 1994), p. 146.

[3] George MacLeod, Only One Way Left: Church Prospect(Glasgow: The Iona Community, 1956), p. 38.


3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